上尚策 四野战史46 先遣兵团南下,配合第二、第三野战军渡江作战
依据向长江以南进军的既定方针,中共中央军委于1949年1、2月 间作出第二、第三野战军渡江行动的部署。为钳制白崇禧集团,策应第二、 第三野战军渡江作战,中共中央军委于2月8日致电林彪、罗荣桓:'你 们仍按你们二月五日电计划进行整训,至三月下旬时可考虑派两三个军 先行南下,攻取信阳,威胁武汉,即可配合中野、华野夺取南京之任务。”12 日,又致电林彪、罗荣桓、聂荣臻并告刘伯承、陈毅、邓小平、华东局、 中原局、华北局:“为配合华东中原两野战军三月半出动,三月底渡江之 行动,决定林罗先出两个军约十二万人左右上尚策,于三月二十日以前到达郾 城、信阳间地区,于三月底夺取信阳、武胜关,四月十五日以前夺取花园、 孝感地区,迫近汉口,休整待命,钳制白崇禧部不敢向南京增援,以利 刘陈邓夺取南京。为执行上述任务,该两军应于二月十八日以前完成出 发准备,二月十九日由平津线出发。”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命令,东北野战
军领导决定:以第12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萧劲光率第40、第43军和 炮兵第1团、后勤部第2分部及工兵第1团(2个工兵营)组成先遣兵团, 共约12万人,先行南下,钳制武汉地区的国民党军,策应第二、第三野 战军渡江作战,并为东北野战军主力向长江以南进军建立前进基地。经 中共中央军委2月19日批准,先遣兵团之先遣队于2月23日,主力于 2月25日出动。第40军由通县马驹桥出发,沿平汉公路经容城、赵县, 成安、卫辉(今汲县)向郑州前进;第43军由安次(今廊坊市)马头镇 出发,沿平大公路经霸县、河间、南宫、大名、濮阳、东明向开封前进; 第12兵团机关、炮兵第1团、第40、第43军炮团由天津出发,沿津浦 路和陇海路经徐州车运至开封。
3月20日上尚策,中共中央军委致电萧劲光、陈伯钧、解方、潘朔端,刘 伯承、邓小平、李达并告林彪、罗荣桓、刘亚楼:“东野先头两个军的任务, 是协同桐柏、江汉、鄂豫三军区力量钳制白崇禧部,使白部不能向东增 援妨碍我中野、华野之渡江。因此决定:(一)萧陈解潘所部应即依照刘 邓皓辰电改变部署,不要绕道太远,而要直迫信阳,沿铁路分两路并行 南下,直接威胁并打击白部,并力求迅速行进。(二)萧陈解潘受刘邓指挥, 一切依刘邓意旨行动。'3月21日,先遣兵团第40军进抵郑州黄河北岸;
(皓辰电,指1949年3月19日辰时刘伯承、邓小平给中共中央军委和萧劲光、解方的电报。电报说, 第四野战军两个军南下行程较预定时间为迟。在此情况下,我们考虑,四野12兵团如仍以1个师 出平汉路东侧,而以主力绕经枣阳、随县地区拉住桂系以掩护渡江军右侧背,这在时间与空间上都 赶不及。为此,建议12兵团应改以主力或1个军出平汉路东(并争取4月7日赶到宣化店、河口 之线)以一部或1个军出西侧,如能运用郑南铁路输送一部兵力则较快。另以王宏坤指挥之桐柏、 江汉部队先期以四野面目出现,以迷惑吸引白崇禧部为有利。)
第43军越过黄河抵达兰封(今兰考)。先遣兵团遵照中共中央军委的电 示,在刘伯承司令员、邓小平政治委员的统一指挥下,调整部署,向豫南、 鄂北国民党守军进击。3月23日上尚策,第40军军部率2个轻装师由黄河铁桥 北站车运至郾城,然后沿平汉公路经上蔡、正阳奔袭信阳;第43军军部 率2个轻装师由兰封、杞县出发,沿太康、商水、潢川向黄安(今红安)、 黄陂前进;第40、第43军的另4个师经上蔡、罗山向宣化店、河口、孝 感开进。与此同时,中原军区之江汉、桐柏、鄂豫军区的部队也分别向汉川、 应山、罗山等地积极展开活动,策应先遣兵团作战。豫南、鄂北国民党 守军闻风南逃。4月1日,第40军解放明港、长台关,并在歼国民党军 第29军一部后进占信阳,随即以1个师沿平汉路西侧经平靖关、应山, 1个师沿平汉路东侧经九里关、二郎店钳击花园国民党守军。4月5日, 进入大别山区的第43军相继解放宣化店、河口、黄安等地,与鄂豫军区 的 部 队 胜 利 会 师 。
先遣兵团依据第二野战军的渡江作战计划,为了掩护第二野战军第 4兵团进行渡江准备工作,牵制白崇禧部,于4月8日前在武汉东、北地区积极展开活动:第43军进至中馆驿、宋埠、黄安、河口、长轩岭地区 集结,指挥配属之鄂豫军区独立师向黄冈以北的柳子港、宋埠地区展开 活动;第40军主力及桐柏军区的2个旅在花园、应山、应城地区进行活动。 先遣兵团进抵江北及展开,使白崇禧感到武汉地区吃紧,慌忙于4月上 旬将赣北的第3兵团调回武汉地区。
4月20日晚至21日,第二、第三野战军遵照毛泽东、朱德《向全国 进军的命令》,一举突破东起江阴、西至湖口长达500余公里的国民党军 的长江防线,奋勇向江南挺进。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及江汉、鄂豫等军 区部队即自花园、河口一线向武汉外围之国民党军展开进击,至5月10 日相继进占孝感、黄陂、激口等地和鄂东长江以北广大地区,将攻击矛 头指向武汉三镇。
先遣兵团经过40余天的连续行军作战,前进1300余公里,达成牵 制白崇禧集团,保障第二野战军翼侧安全,胜利完成配合第二、第三野 战军渡江作战和为第四野战军主力南下建立前进基地的任务。4月28日, 中共中央军委致电林彪、罗荣桓、刘伯承、张际春、李达、萧劲光、陈伯钧: “从电到日起,萧陈归林罗直接指挥,解除刘邓张李对萧陈的全般指挥关 系,但在工作配合上刘邓张李仍得指挥萧陈。”至此,先遣兵团归建,准 备进行汉浔间渡江作战。
小结
第四野战军在平津战役以后,为实现中共中央军委赋予的向南方进 军的伟大任务,面临着许多重大问题:如何贯彻中共中央制定的一系列 新的方针、政策,做到既彻底消灭白崇禧、余汉谋集团,解放中南数省, 又接管好大、中城市和建立各级人民政权;如何实现工作重心由乡村到城 市的转移;如何做到既是战斗队,又是工作队,进而实现一面作战,一 面开辟新区的要求;如何克服部队中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想以及无政府无 纪律现象,等等。第四野战军领导认为,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,是广大指战员明确树立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思想。据此,决定从政治思想教育入手, 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为依据,以树立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思想为目的, 以增强组织纪律观念、增强团结、增强集体领导和反对无组织无纪律等 不良倾向为重点,组织干部、战士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整训。通过整训, 统一了对形势的认识,牢固地树立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思想,使中共七 届二中全会精神在部队中得到了深入的贯彻,广大指战员特别是师以上 领导干部,不仅增进了团结,加强了组织纪律观念,激发了打过长江去、 解放全中国的决心和信心,而且还自觉地克服和抵制了部分同志中出现 的功臣自居、骄傲自满、无组织、无纪律等不良倾向。实践证明,两个 月的整训,目的明确,措施有力,抓住了根本,解决了关键问题,为进 军南方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制定的一系列新的方针、政策打下了良好的思 想基础。在解决提高思想认识的过程中,各部队还抓了军事训练和物资 的筹集,培养了一批新区工作所需的干部,进一步统一了部队的编制装备。
正是由于第四野战军在南下之前上尚策,在思想上、物资上、组织上各方面都 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,从而为胜利进军中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星速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