量华网 【追光者】小四爷:真实的幽默才最打动人
量华网
“你家要真像我家这么破,你能忍住一句话不说?写到后来,刘禹锡自己都怀疑,还问说:何陋之有?”话音刚落,舞台下场子“炸了”。在《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》第二季比赛现场,演员小四爷(原名程向阳)讲述着小时候家里的“陋室”到底有多破、多糟糕。当他的吐槽和房子的残破程度无法相提并论时,全场沸腾。赛后,演员继业惊呼:“我第一次看到(说)四个字,就能亮四盏灯的奇迹。”
这个内向的年轻人,用他那些关于“穷”的刁钻故事,在高手如林的脱口秀赛场杀出重围。因为把“穷”的话题讲得淋漓尽致,小四爷也和高寒、大国手等同时参赛的演员,一起被调侃着封为“穷门”代言人。对于创作者而言,袒露贫穷和困窘是需要勇气的。不过,小四爷对此非常坦然,他知道,真实的幽默才是最打动人的。“如果你编故事的话,效果就会差一点。”
走下舞台,小四爷文静又腼腆。他总是憨笑着露出酒窝,观察四周的人,偶尔见缝插针地参与讨论。一旦发言,他必然会抛出一些思索好的“新梗”。参赛时,伶牙俐齿的高寒提到自己家种水稻的事,他憋了几秒,蹦出“稻亦有道”这个谐音梗。被问到新人身份,他也会羞涩地说,自己上过一次节目,是“99新”的新人。不过,对待熟悉的朋友,他也有热心、开朗的一面。他会给新朋友赛文赠送充电宝,也会给大国手推荐适合的电脑品牌,帮她计算如何购买才能更省钱。
但在刚接触不久的人面前,他还是会自动穿上一副盔甲,这副盔甲需要很长的时间才有可能卸下。这种慢热,曾经也是他在舞台上的一个阻碍。
2022年,24岁的小四爷第一次登台,讲了一个关于咖啡和豆浆的段子。这个段子他在线下讲过,效果不错,但是录制当天,他的表演时段很晚,观众疲惫,现场反应一般。但有网友发现了他段子的独特,就提意见说,内容挺好,就是语调有点像朗诵课文。那次之后,他开始复盘。朋友告诉他,文本很好,就是听起来好像没有情绪。怎么才能让一个慢热的人变得富有舞台魅力?之后的三年,小四爷尽可能多地参加开放麦、商演,不停地锻炼。
日复一日地在舞台上研究,情况终于开始变得不一样。一次,小四爷参加一个演出,好几位演员都没能让场子热起来,他上去之后调侃:前边那几个人,场子都挺冷的啊!没想到效果意外地好。他灵感突发,好像悟到了什么。后来的演出中,又遇到一次冷场,他就来了一句:“我已经是最后一个演员了,你们再不笑可能就来不及了。”台下观众立刻给出了热烈的反应。他发现,原来等等观众,多展现一下自己真实的“冒犯”,居然是个解决之道。
三年后,小四爷登上《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》第二季舞台,他讲道一个段子,因为吃过期食品,他家的马桶圈在上海最冷的几天“没有凉过”,都是“常温”。看到观众没听出来这个梗的意思,他眼睛一转,稳稳地停顿了一会儿,突然说出:“没听懂的,反应快一点,这要听不懂,后面可能就都听不懂了。”这个临场反应效果奇佳,大张伟都忍不住赞叹这种风格的奇妙。此时台上的他知道,慢热也是一种舞台魅力,他已经拥有了。
凭借“陋室”的段子火起来之后,很多观众开始琢磨:小四爷讲的故事是不是真的?于是,他带着节目组去老家。从上海出发,在长途跋涉地转乘高铁、大巴和父亲的“三蹦子”之后,小四爷口中的“陋室”出现在眼前。“入帘青”的草色,“烂透了”的世界地图,没有玻璃的窗框,蝎子、壁虎、蚊子“食物链动物”出没的墙洞,每一处,几乎都在印证他的段子。
在不如意的环境里生活的二十年,让他的性格变得内敛,不敢轻易表达情感。可以想象,他身上的那层文静的盔甲是如何套上的。他说,讲这些困窘的故事,也不算是他的一种释放。因为即使这样说,也不能弥补人生以前的经历,过往也不能重来。“我只是想创作成一个作品。我愿意这么坦诚,是因为,只有这样才能让作品更好笑。”但在导演思彤的眼中,小四爷的性格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,他并没因为被生活欺负过,就变得唯唯诺诺。他的性格和语言方式是有攻击力的。
终于,匮乏和贫穷成为他人生的反作用力,将他成功推到了舞台中央。
视频来源: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抖音号量华网
星速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